佳木斯特产有哪些(佳木斯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黑龙江省佳木斯十大特产桦川大米,桦南白瓜籽,佳木斯木耳,汤原五味子,鲟蝗鱼子酱,抚远大马哈鱼子,赫哲族杀生鱼,富锦大米,建三江大米,富锦大豆,抚远鳇鱼,抚远鲤鱼,抚远鲟鱼,梧桐河大米,桦南白瓜,同江玉米,佳木斯大豆,抚远哲罗鱼,桦南紫苏,汤原大米,同江大米,佳木斯大米,同江大豆等介绍和资料

桦川大米

桦川大米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桦川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桦川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桦川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桦川大米,粒粒莹白如玉、充盈流脂,颗颗营养丰富、绿色健康,成饭醇香馥郁、绵软松爽,煲粥适口如饴、余味三日,素有“风吹米香人欲醉,食罢人去路还香”的美誉。

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桦川大米,东与富锦市相邻,西与佳木斯市接壤,南与集贤、桦南两县相连,北与汤原、萝北、绥宾县隔江相望,素以“天然福地,鱼米之乡”而著称。

优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形成了桦川县的发展优势。一是稻米产业基础优势。桦川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在全县210万亩耕地中,水田多达90万亩,适宜改水田的旱田面积还有80万亩以上,水田面积可达到120万亩。水资源丰富,境内松花江流经97.5公里,地下水平均深度为5到7米,地下水储量大。县内有四座大型灌区,改造完成后,松花江直流灌溉面积可达到90万亩。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产量高,品质好,产品销往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水稻加工能力强,全县有127家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50万吨以上,已成为黑龙江省东部最大的水稻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之一。

地域范围

桦川大米产于黑龙江省桦川县。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理坐标130°16′-131°34′,北纬46°37′-47°14′,东西长100公里,南北长25公里。桦川县地形的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547-65m,成四级阶梯状。桦川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东临富锦、西连佳木斯南与桦南、集贤县接壤,北以松花江为界,与汤原、萝北、绥滨三县隔江相望。桦川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东河乡、新城镇、梨丰乡、苏家店镇、悦来镇、创业乡、星火乡、四马架乡、横头山镇9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80000公顷,水稻生产面积47330公顷,年产量6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桦川大米具有米粒整齐匀称、色泽洁白鲜亮、晶莹剔透、硬度大,外形呈短圆或椭圆形;蒸煮时饭香四溢,饭粒结构紧密,洁白、油亮,入口后滑爽、有粘性、不粘牙,且软硬适中,口味甜、香浓郁,口感细腻,可反复蒸煮米粒不破碎,冷饭不回生。 2、内在品质指标:粗蛋白含量大于6%,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8%,大米胶稠度好,大于70mm,食味品质为80分。 3、安全要求:桦川大米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大米》(NY5115-2008)标准。

桦南白瓜籽

桦南白瓜籽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桦南白瓜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桦南白瓜籽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的特产。由于桦南县山区、丘陵地居多,气候良好,特别是秋季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南瓜生长,中国白瓜籽有三分之一出自该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瓜籽之乡”。种植品种为“桦南大白板”,具有产籽大、籽多的特点。白瓜籽产品远销到东南亚、中东、美国及台湾地区。

桦南县在黑龙江省东北部;面积4300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是一个地广人桦南县白瓜种植基地稀的县份,它位于世界上少有的一大块黑土地——“三江平原”腹地。该县企业少,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全国白瓜籽有三分之一出自此地区,桦南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瓜籽之乡”。

桦南白瓜种植品种主要是“桦南大白板”,“桦南大白板”白瓜籽优良品种是黑龙江省白瓜籽研究所所长范春培育的无杈南瓜品种,该品种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曾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国家星火奖,所长范春因此荣获了省长特别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桦南大白板”产籽大、籽多、侧枝少且弱、适合密植、省工、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可观。

桦南县大面积种植白瓜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全县白瓜籽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白瓜籽产品还远销到东南亚、中东、美国及台湾省地区。在白瓜籽合作社的带动下,桦南县白瓜籽已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发展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

桦南白瓜籽

地域范围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5′—131°16′,北纬45°51′—46°31′之间,地域形状呈枫叶型,县域东西长130公里,南北长73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415.6平方公里,所辖桦南镇、土龙山镇、孟家岗镇、石头河子镇、闫家镇、驼腰子镇、梨树乡、大八浪乡、金沙乡、明义乡6个镇4个乡,全县192个行政村。桦南白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2.8万公顷,白瓜种植面积2万公顷,产量1.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桦南白瓜属葫芦科,南瓜属。根系强大,须根发达。茎蔓生长旺盛,由于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墒情好,利于白瓜播种;夏季短促,雨热同季,降水适量,光照和积温充足;秋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白瓜干物质积累;冬雪大,冬季漫长寒冷,不利于白瓜病虫害越冬;我县土地开发较晚,土壤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利于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物质的积累,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适宜发展具有特色的桦南白瓜生产,成就了桦南白瓜及白瓜籽特有的品质。 2、外在感官特征:桦南县白瓜株型为主蔓生,无侧叉,果实椭圆型,颜色为灰绿色。果肉呈淡黄色,味甜、微面,瓜籽为椭圆形,大板率(12.5mm以上)为60%-80%,其外观洁白,板大皮薄,仁厚味醇,仁面覆一层绿色薄膜,内仁洁白如玉。口感纯正清新,味道香美,花、茎、叶均可入食。 3、内在品质指标:白瓜果肉部分维生素C含量大于95mg/kg,可溶性固形物大于2.5%,总糖大于1.8%;白瓜籽仁氨基酸总量大于34%,蛋白质含量大于33%,粗脂肪含量大于35%;白瓜籽中粗纤维含量大于20%,磷含量大于1100 mg/kg。 4、安全要求:桦南白瓜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执行,桦南白瓜产地严格执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393-2000标准,肥料使用严格执行NY/T394-2000标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正在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

佳木斯木耳

佳木斯木耳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佳木斯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佳木斯木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同江市、桦川县、桦南县、汤原县、佳木斯市郊区、东风区、向阳区、前进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佳木斯地区为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冷热交替明显,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黑木耳组织密集生长。充足的日照赋予佳木斯木耳优良品质。生产上采用柞树、桦树等阔叶木屑为原料,符合木耳木腐菌的自然属性,因此佳木斯木耳与其它区域产品相比,干耳紧致颜色正,泡开肉厚有弹性;鲜耳清香富光泽,入口柔润、肉透、细腻,口感极佳,有浓郁的佳木斯地域特色 。

品质特性

佳木斯木耳耳片碗状,小根,大小均匀,舒展少卷曲,腹面色黑有光泽,背面有灰白色绒毛。耳片胶质厚,泡发率高,弹性好,颜色鲜亮。干耳菌香风味浓,鲜耳清香有弹性 。

营养价值

佳木斯木耳营养丰富,蛋白质>10%、粗脂肪小于1%、粗纤维>2%,钙>4800毫克/千克,干湿比大于1:10 。

森林资源

佳木斯市下辖6个县(市)区林业局,31个国有林场,6个国有苗圃,63个乡镇林业站,是黑龙江省东部国家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林业用地面积55.4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7.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2776万立方米。全口径森林覆盖率18.02%。市属森林覆盖率15.8%。全市年生产木材10.8万立方米。森林植被主要有针阔叶混交林和夏绿阔叶林 。

水文情况

佳木斯市内江河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境内共有118条河流;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流域面积超300平方公里的河流25条,超50平方公里的河流130条。佳木斯地区水资源丰富,主要由河流过境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 。

气候情况

佳木斯市气候属于中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湿多雨,降雨集中,秋季降温急剧,昼夜温差大,历年平均气温2.9℃,平均无霜期128天,平均降水量53.3毫米,全年风向多西北风,平均风速为3.6米/秒。年有效积温2500℃左右。平均日照时数2525小时,属北方长日照区域,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林牧副渔业发展 。

地形地貌

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地带,地貌类型为山地、低山及丘陵漫岗、平原、低洼地等。平原占54.2%,平原地势低平,坡度较小。低山占21.7%,向平原过渡狭窄,个别段没有过渡,形成陡坎相接的地貌景观。山地起伏,但海拔不高,丘陵占14.5%。其土壤类型丰富且种类繁多,适合木耳生长 。

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佳木斯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汤原五味子

汤原五味子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汤原五味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汤原五味子五味子鲜果近球形,艳红至暗红色,光亮有油性,粒大肉厚汁稠。干果不规则扁球形,直径6~8mm,紫红色,褶皱明显,油润;果肉柔软,味酸;含种子1~2粒,肾形,双籽率高,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汤原五味子杂质≤1%,总灰分≤7%,水份≤16%,五味子醇甲(C24H32O7)≥0.6%4.3质量安全汤原五味子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符合药典的安全要求。

汤原属于半山区,系小兴安岭西南麓,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汤原五味子主要种植区域以草甸土、黑土、冲积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相对较肥沃。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大于3%,土壤PH值在5.2~6.1之间。汤原县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流经县境共有大小23条河流,地下水储量达5.4亿立方米,泡沼密布、渠网纵横,农田水利优势明显。汤原县灌溉水源主要是汤旺河、法斯河、黑金河、梧桐河等河流,上述河流水系均发源于小兴安岭,为小兴安岭山溪汇聚而成,在其流域内,没有污染。汤原五味子种植区域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冬夏气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2.9℃左右,无霜期136.6天左右,年日照2570小时,年降水550mm左右,年≥10℃积温在2480℃左右。保护区内无污染、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五味子生长。白天高温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晚间气温低,呼吸消耗营养物质少,汤原五味子干物质积累多,成熟集中,成熟度高,营养丰富,品质优良。

汤原五味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黑龙江省汤原县所辖汤旺乡、香兰镇、汤原镇、胜利乡、太平川乡、永发乡、鹤立镇等共计7个乡(镇)108个行政村和亮子河林场、黑金河林场、东风林场、腰营林场、团结林场、石场沟林场、木良林场、正阳林场共计8个林场。地理坐标东经129°30′~130°59′,北纬46°30′~47°21′。地域保护范围320000公顷,五味子生产面积357公顷,年产量1071吨。

鲟蝗鱼子酱

鲟蝗鱼子酱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鲟蝗鱼子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声誉远播价值不斐的鲟蝗鱼子酱由史氏鲟鱼卵和达氏鳇鱼卵盐渍加工而成。鲟鳇鱼卵如绿豆粒身般大小,统体墨绿,故有“绿宝石”、“黑珍珠”美称,因其营养价值极高,所以不仅走俏欧美市场,也畅销国内市场。尽管价格十分昂贵,仍然倍受中外食客青睐,堪称健康保健食品中的珍馐,更是招待尊贵客人的美食,因为地方名优特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名贵的鲜鲤鱼子酱已作为地方特殊风味,走上普遍百姓家的餐桌。

抚远大马哈鱼子

抚远大马哈鱼子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抚远大马哈鱼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抚远大马哈鱼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马哈鱼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洄游性珍贵的经济鱼类。它们生在河里,长在海里,最后归宿于河时。每条大马哈鱼都有六七斤重,肉厚而刺少。大马哈鱼子更为名贵,黄豆般大小,金黄透明,宛如珠子,是国宴上名贵佳肴。

大马哈鱼又叫-哈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小域的美、日、俄、加拿大和我国;属溯河洞游性鱼类,因其“江里生,海里长,复死于出生地”的习性,被人们誉为落叶归根回归故乡的海外赤子;上个世纪50年代及此前,我国绥芬河、图门和松花江与黑龙江上游还可以少见的洄游的大马哈鱼,80年代松花江中游和乌苏里江也不多见,近年在我国唯东极抚远所独产,且因托远产的鱼子颗粒饱满,成熟期恰到时机,色正味淳,质优于日俄等国,不但国内紧俏,而且在欧洲市场也享有极高盛誉。

一条四龄大马哈鱼成雌鱼产卵3500-5000粒,每粒大若黄豆,如红玛瑙一样丹朱鲜亮晶莹剔透,含有丰富的磷酸盐、钙质维生素Atx 和维生素D ,每三粒相当于一枚鸡蛋的营养值。

抚远大马哈鱼

地域范围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北纬47°25′30"—48°27′40"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大马哈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产大马哈鱼30吨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抚远大马哈鱼(秋鳜鱼),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脂鳍小,位置很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是凶猛的食肉鱼类。肉质细腻,呈红色,洗净清蒸,颇有海味和江味兼得的奇妙口感,味道鲜美,过味留香,食后难忘。 2、内在品质指标:抚远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蛋白质含量≥20%,含钙≥50 mg/kg,含磷≥1500 mg/kg,含镁≥200 mg/k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马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 3、安全要求:抚远大马哈鱼执行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产品执行标准 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

赫哲族杀生鱼

赫哲族杀生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东北三江平原一带的赫哲族,以捕鱼为生,赫哲人穿鱼皮衣,以鱼类为日常主食。在长期生活经验中,赫哲人总结出了许多对鱼类的加工方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杀生鱼”。

“杀生鱼”可以说是赫哲族的”生鱼片“,但是与日本的”生鱼片“制法又不尽相同。那么赫哲族的”杀生鱼“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杀生鱼的材料:

选取鲤鱼、鲟鱼、鳇鱼、胖头鱼等松花江流域常见的鱼类为主要材料。

土豆、绿豆芽、粉皮(粉丝)、辣椒油、盐、酱油、醋为辅料和配料。

制作过程:

将备好的鱼肉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连接不断的鱼丝,切成丝的土豆、豆芽、粉皮或者粉丝用开水烫过,再将以上两类拌以油盐酱醋辣椒油。一道风味独特的”杀生鱼“就做成了。

”杀生鱼“制作简单,但是食之清香,别有风味。

富锦大米

富锦大米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富锦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富锦大米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的特产。富之锦牌有机大米出自世界上公认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中国富锦三江平原湿地。富锦大米的特定品质 :硬度好、米性强、品质佳、香柔适口。富锦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之锦牌有机大米出自世界上公认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中国富锦三江平原湿地。

富锦各种资源富集,丰富的资源优势是投资者兴业之基。大平原一望无际,大湿地闻名世界,大农业魅力无穷,大生态区得天独厚。地处世界上仅有的三块冲积黑土平原的核心区,境内沃野无垠,坦荡如砥,有良田500多万亩。是“中国东北大米之乡” 、“中国大豆之乡”,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市、国家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北国粮都”享誉国内外。

富锦与日本水稻主产区北海道处于同一纬度,境内主体地貌为黑土平原,地势平坦,全市现有耕地920万亩,占全国耕地1/200,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富锦大米”产地上街基镇、锦山镇和长安镇三个毗邻乡镇土壤以草甸土、黑土为主,土质疏松,水、肥、气、热协调,耕作层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潜在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平均达5.2%,最高达8.4%,是全国平均数的6倍,是全省平均数的2倍,超过国家规定的I级地标准,是水稻种植最佳土壤。

境内水利和水资源条件优越,全市有水域面积106万亩,大小河流9条。全市大型水利设施灌区10个,其中,幸福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0.6万亩,为国家大型灌区之一。地下水资源丰富,“富锦大米”产地三个镇境内座落着别拉音子山和对锦山两座山系,山上的雪水和泉水全部渗入地下,地下普遍沉积砂和砂砾层,多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体厚而稳定,是水稻种植难得的优质水源。

富锦大米的特定品质 :硬度好、米性强、品质佳、香柔适口。

富锦有机大米五大特点:

1.有机生长环境‘优’天然 :精选无污染黑土地山泉水灌溉
  

2.有机种植过程‘纯’安全 :纯农家肥,人工拔草,无农药,无化肥,无残留.
  

3.有机执行标准‘严’权威 :严格执行国家权威认证标准
  

4.有机大米吃的‘爽’快了 :口感清新,松软绵长
  

5.有机米买的‘值’品味 :是消费者最智慧的选择,成功地象征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富锦大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建三江大米

建三江大米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建三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建三江大米米粒晶莹透亮,光泽度好,粒型适中,饭味清香适口、香味持久,有光泽,口感好,米饭冷后不返生。建三江大米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建三江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与同江、富锦、抚远、饶河两市两县相邻,系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黑龙江省垦区面积的22%。界江国境线长达230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区内土地集中连片,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资源丰富,硬资源和软资源一样富集发达,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及边境贸易的巨大优势和独特条件,富有发展现代化企业特别是绿色产业的优越条件和独特优势。因地处祖国最东方,又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故有“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之誉。

建三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八五九农场、创业农场、红卫农场、胜利农场、前锋农场、勤得利农场、二道河农场、红河农场、大兴农场、鸭绿河农场、浓江农场、前哨农场、前进农场、青龙山农场等15个国营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富锦大豆

富锦大豆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富锦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富锦市是黑龙江省优质大豆主产区,世界上仅有的三块冲积黑土平原之一,土壤肥沃、耕性良好,适宜大豆生长,是“中国大豆之乡”。正在实施的国家大豆示范项目使富锦的大豆品质有了明显提高,高油、高蛋白大豆产量已经占全市总产量的95%以上。全市大豆种植总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富锦市周边县(市)以及农场生产的大豆全部在富锦市集散,大豆周转量达到100万吨富锦大豆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氨基酸,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可直接用来做汤,经研磨加工后的各式豆制品,味正色纯,更是素食者的盘中佳肴。2009年,“富锦大豆”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东经131°4富锦大豆种植基地9′48″-133°09′40″之间,北纬46°42′40″-47°13′40″之间,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国家高油大豆原粮种繁育基地。富锦大豆品质优良,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优越的大豆生长环境,使全国其它区域不可比拟。

富锦大豆品质特点:(1)外在感官特征:富锦大豆成熟粒呈圆型和椭圆形,色泽光滑、微黄或黄色,粒大,粒圆,饱满;皮薄,脐色淡黄白。(2)内在品质指标:试验基地为生产基地而储备的高油大豆新品种(系)脂肪含量大于23%,高于普通大豆2-3%。同时,由于富锦地理位置的优越,纬度值较高,使大豆脂肪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百粒重也提高,大豆呈现饱满金黄光亮、脐色淡的状态。

富锦大豆久负盛名,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在公元1890年(清光绪富锦市朝阳村大豆田十六年),清政府开始在无人垦殖的北大荒招民引佃,拓荒农耕。1912年,中华民国初期,闯关东的人们积聚在北大荒的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区域跑马占荒,开垦土地,种植大豆,使大豆种植面积逐渐增多,成为黑龙江大豆主要生产基地和富锦市粮食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2010年起,富锦市政府在金秋收获时期组织“金豆节”专题宣传和推介大豆交易等活动,全力打造“中国大豆之乡”、“富之锦”品牌。2010年,该市优质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6.3万公顷。

2001年,富锦市被国家列为“十五”期间第一批国家商品粮大豆基地县;2002富锦市获“中国大豆之乡”荣誉年,富锦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示范县;国家高油大豆原良种繁育基地;2002年8月的北京,传来了令人引以自豪的佳音,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命名富锦市为“中国大豆之乡”。2004年被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首选确定为国家开展“大豆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示范县和东北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示范点。获此殊荣,使富锦为全国树立了中国大豆的典范。富锦绿健牌大豆是黑龙江省大豆系列唯一获得国家AA级品牌认证的绿色食品。

地域范围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东经131°49′48″-133°09′40″之间,北纬46°42′40″-47°13′40″之间,境内西与集贤县交界,南以挠力河为界与宝清县、友谊县相接,东北部与同江市接壤,东与饶河县为邻,土地集中连片,辖十镇一区,266个行政村。在大榆树镇、向阳川镇、二龙山镇、砚山镇、头林镇、兴隆镇、宏胜镇、长安镇、上街基镇、锦山镇和城关社区划定为农产品富锦大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共320000公顷。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质地貌:大致西南略高,平均海拔60米之间,中部低洼平坦,是冲击平原。完达山余脉延伸到市境,距市城西30公里有别拉音子山,海拔472.8米,向东延伸形成西安大岗;市城东11公里有乌尔古力山,海拔528.7米,向东延伸与二龙山一脉相连。全市90%的耕地为平原或低平原,划定农产品“富锦大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的土壤以草甸土、黑土为主,开垦晚,肥力高,土壤结构好,耕层较深厚,保水保肥,易于耕作。

(2)水文情况:富锦市主要河流有松花江、七星河、挠力河、富锦支河、头林排干、锦西排干在区域内环绕。流域面积较大,水域宽阔,水质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净贮量264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68万立方米,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三废”污染具备良好的灌溉大豆种植用水条件。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规定。

(3)气候情况:我市地处黑龙江东北部,属北方长日照区域,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降雨量565毫米,为半湿润冷气侯,常年积温2600℃,其中:有效积温2300-2500℃,生育日数135天左右,无霜期130-140天,年平均风速为4.5米/秒,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4)人文历史情况:富锦大豆久负盛名,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在清末公元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清政府开始在无人垦殖的北大荒招民引佃,拓荒农耕。1912年,中华民国初期,闯关东的人们积聚在北大荒的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区域跑马占荒,开垦土地,种植大豆,使大豆种植面积逐渐增多。现在已成为黑龙江大豆主要生产基地和富锦市粮食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富锦市政府连续三年在金秋收获时期组织“金豆节”专题宣传和推介大豆交易等活动,全力打造“中国大豆之乡”、“富之锦”品牌。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闪电 博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uerqingfen.cn/n/27639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闪电 博客的头像闪电 博客
上一篇 2023年7月16日 下午4:42
下一篇 2023年7月16日 下午4: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科技,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