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是哪里的人(陈胜吴广是哪里的人物)

陈胜吴广是哪里的人

陈胜(?~前208年),秦末反秦起义军领袖,字涉,阳城人,少年时为人做雇工,怀有大志。秦二世时被朝廷征发至渔阳戍守,在蕲县大泽乡遇雨失期,面对死刑威胁,毅然揭竿而起,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后来在秦军的镇压下,义军失败,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

吴广(?-前208),字叔,秦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陈胜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朝的律法,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是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次年,吴广在攻打荥阳时,被同为起义军将领的田臧所杀。

但阳城在哪里?至今仍有争议。一曰今河南登封,一曰今河南商水,一曰今河南方城,一曰今安徽宿州。一个陈胜,四个故乡。竞争很激烈。这一点儿都不奇怪。连西门庆那样的反面典型都有两省三地为其故里争得头破血流,何况陈胜呢?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英雄的故里究竟在哪里?我想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司马迁或陈胜本人。不过在时光机器没有发明之前,恐怕谁也得不到最权威的答案。

既然没有权威,后人又根据一些资料不断解释、解释,再解释,久而久之,四种阳城渐渐浮现出来。

三国时学者韦昭和唐代学者司马贞、张守节等赞成“登封说”。司马贞《索引》引韦昭云:“阳城属颍川郡。”大致在今天的登封附近。范文澜、吕振羽等采纳此说。

据《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古迹条下记载:“阳城,在宿州南,秦县,陈胜生于此。”另据明弘治和清光绪年间的《宿州志》记载:“阳城,古地,在州东南,与蕲近。”“安徽说”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

“方城说”赞成者的代表是谭其骧先生,谭先生在《陈胜乡里阳城考》一文中,主张陈胜故里应该在今天河南方城县境内。

而“商水说”的支持者,根据唐人颜师古在班固《汉书·陈胜传》注中的说法,推断阳城应属汝南郡,故治在今河南商水县境内。持这种论点的主要有郭沫若、周予同等人。

一个阳城,四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道理。

一、陈胜应是固镇湖沟镇阳城人。

如今,又有一种固镇说——在宿州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据安徽垓下研究会会长、学者丁玉群先生用了40年的时间考证:今安徽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原本属宿州,一九六五年划归为固镇县。查宿州周围无阳城,只有湖沟附近有一阳城故址。《宿州志》有多处记载:“宿为泗水郡,置相县、铚县、符离县、另置阳城县”;“查宿地最著者,曰相、曰符离、曰铚……近于蕲县为阳城,为庸城,为大泽乡……”;“阳城,古地,在州东南,与蕲近,秦置阳城县,陈胜生此”,甚至还具体指为“阳城即今湖沟”,其方位正是现在湖沟附近的古阳城遗址。

二、陈胜是楚人,而登封非楚地。

要弄清陈胜的里籍,宜先从大处入手,确定为何国人,然后再详细推查。根据史料,陈胜是楚人确定无疑。首先,起义前,他就制造了“大楚兴,陈胜王”的舆论;起义时,立即称“大楚”;接着,据陈以后,建立政权,号为“张楚”。很明显,陈胜是以楚人自居,以复兴楚国为号召的。其次,陈胜举义,得到了楚人的拥护。陈地“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如果陈胜不是楚人,绝不会“复立楚国”,而楚人也绝不会接受他为楚王的。再次,司马迁也认为陈胜是“楚人”,他说:“秦既暴虐,楚人发难”,“天下之端,自涉发难”。这就等于发难者——楚人——陈涉。他在《李斯列传》中还明确指出“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又次,之所以司马迁未明确记载陈胜是楚人,只说“阳城人也”,就因为当时陈胜是楚人,阳城属楚,是家喻户晓、天下皆知的事实,无须赘言。正如他写:“项籍者,下相人也”;“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的手法一致。还有,秦官府也指认陈胜为楚人,赵高在二世面前进言:“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即明白无误地说陈胜是“楚”之“盗”也。至于“傍县”,未必是邻近之地,意在牵连李斯而已。另外,从方言也可以佐证陈胜是楚人。司马迁说:“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

由上可见陈胜确是楚人。而登封先属郑,后属韩,自非楚地,那么陈胜怎么可能是那里人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地理问题,即陈胜等“谪戍渔阳”,如果从登封出发,则应取捷径直奔北方偏东而去,为什么偏要舍近求远,多走近千里路,绕个大圈往东偏南方向来呢?在秦朝严峻刑法下,明知“失期当斩”,岂不是伸头去送死吗?这不仅在地理上说不通,于情理上更说不通!因此陈胜里籍决不可能是登封阳城,而只能是蕲之大泽乡附近。多年来,随着关于陈胜里籍讨论的展开,许多原来持“登封”说的人已意识到次说有误而转变观点,由是可以将其排除矣!

三、其他几说的根据不足。

排除了登封阳城之后,我们再逐一分析其它几说。商水、方城、汝阴皆为楚地,首先具备了一个基本条件,但这三处秦时皆无阳城县,因此,也难以成立。

商水——其阳城为侯国,乃汉宣帝时所封,户数仅为千余,后削为六百多户,可见其地之狭小,根本不够设县之条件。况且侯国不等于县,汉针“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其时的阳城最多为一乡足矣。最主要的是汉宣帝时有阳城并不等于秦时有阳城,因为其时商水尚属颍川,与登封之阳城同郡,怎么可能在一个郡内设两个阳城县呢?

近年,又有人以商水有“扶苏城”为由,言当年陈胜曾打着扶苏的旗号起事,并称其附近的陈庄仍多姓陈,说是陈胜故籍的一个重要发现。其实,这未免有些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须知:其一:“扶苏城”并不是阳城。其二,陈胜起事时,只是“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诈者,假也,一时的策略权宜,怎能以假当真?其三,有何根据“扶苏城”为陈胜所筑?即使为陈胜所筑又怎能断定他为此处人?焉知不是后人为了纪念扶苏所筑或者是谐音,也可能是“扶疏城”、“浮书城”,“缚苏城”或“服输城”等。其四,陈姓为我国较大姓氏,分布遍于域中,如以此作为根据,岂非无稽?

方城——是根据《汉志》“南阳郡堵阳”条下有“莽曰阳城”之说而来。请注意,此地本为“堵阳”,而到新莽时,才被这个“改名癖”改为阳城的。至于《曹相国世家》中有关于“从南攻犨,与南阳守,战阳城郭东,陷陈,攻宛”的记载,应结合其他史料来看。《高祖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战洛阳东,军不利,还至阳城,收军中马骑,与南阳守战犨东,破之。”这里就出现了地理方位问题:其一,犨乃今平顶山南,而方城之阳城在犨之后方。犨未攻下,怎么可能又到了阳城?其二,当时刘邦兵力较少,不可能有分军之举。其三,其后的“陷陈”应如何理解?其中矛盾甚多。所以,此阳城乃颖川之阳城,这样其后才能“陷陈”。

至于汝阴,更是地无阳城,史少论述,民乏传说,只是有些史家的推测而已。而所谓“陈胜生于豫长于皖”之说,可能是因为吴广的例子。因为吴广是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为生计所迫流落到皖北一带的;且与陈胜同为‘屯长’,同时举义。其实,这种类比的说法难以立足,其中更多的是想当然。如果确是如此,则太史公亦应如记“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一样为之记述的。因此,此论难以自圆其说。

四、楚地有阳城,陈胜即楚之阳城人。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关于阳城的注释有九处之多,其中之一为“春秋楚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有‘惑阳城,迷下蔡,阳城、下蔡,二县名,古之贵介公子所封’。可是楚地是有阳城的,而且与下蔡齐名,同为楚之县邑。下蔡即今之安徽凤台县,而固镇县阳城距凤台不过二百里左右,当是此地无疑。不过,这个阳城在秦汉之际非复为县,而楚时为县应无意义。至于史料称“秦时置县”,应当广义地认为包括秦统一之前,而不是始皇帝即帝位后的一、二十年间。

陈胜是楚之阳城人还可以从他举义前后看出:(一)、陈胜等九百戍卒是从蕲县附近地区征召的,在大泽乡集中(“屯”含集中之义),这样才能说通,而不是从河南登封过来。(二)、既然包括陈胜在内的戌卒多是附近人,故而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才能顺利进行篝火狐鸣、鱼腹丹书之事,得到包括卜者、渔者在内的地方人士的配合和支持。(三)、秦制“五人一屯长”,可见屯长只是一个班组长之类的小头目。但陈胜起事时,一呼百应,“徒属皆曰:‘敬受命’”说明他有着相当的号召力,得到了大家尤其是骨干的支持。(四)、起义军的骨干中也多为皖北一带人,如葛婴、朱鸡石为符离人,伍徐、宋留、董蹀等为锃人,丁疾为徐人,邓宗为汝阴人,邓说为阳城人,郑布为取虑人等。(五)、陈胜起义到失败,不过数月时间。他失利后便经下城父(今安徽亳州境内)向东退却,目的还是退回阳城一带。因为,这里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这与项羽失败后退往江东的作法如出一辙,也是人之常情。

还有,登封、商水、方城、汝阴等地不仅关于陈胜的文献记载甚少,有的根本没有,即使有也或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或是引用别说,语焉不详;而且民间有关传说也很少。即令吴广的家乡太康,虽然他迁徙外地,但关于他的传说却不少。难道河南人会厚此薄彼吗?相反,在固镇阳城和宿州蕲县一带,关于陈胜的有关遗迹却比比皆是,如古阳城、古蕲县、涉故台、雪姑墓、死鹿湖、隐王庙、篝火狐鸣祠、鱼腹丹书湾、铁棍陈、七十二连营地;传说故事更是不胜枚举。这正说明了作为阳城人的陈胜,其家乡父老对于他“为天下倡”的壮举和功劳是十分崇敬怀念的,故而历代相传,经久不绝。

五、 阳城今属固镇,但非谷阳城

宿州阳城说与固镇阳城说最为接近,因为固镇之阳城本属宿州,故历代史志均记为“宿州阳城”。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也将宿州阳城列为一说:“陈胜生地阳城属今何地,有四种不同说法,河南商水县,河南登封县东南,河南方城县东,安徽宿县湖沟一带”。其时湖沟尚属宿县,未入固镇。虽然郭老采取了“第一种说法”,即“商水说”,但并未提供更多有说服力的论据。已故宿州文化历史学者马道魁先生力主“宿州说”,他在提出“阳城在湖沟附近”为“最大可能性”的同时,又提出了“阳城系谷阳县的误记或误传”的第二种可能性。马先生对历史素有研究,尤其对宿州及附近地区的风物传说更为熟悉,而且治学严谨,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我们认为:他的第一种观点即“阳城在湖沟附近”是可取的,而第二种观点值得商榷。马先生还把古阳城误认为是谷阳城,也是需要纠正的。

谷阳城与阳城自为两地。谷阳为汉代县治,以其城在谷水(今澥河)之阳而得名;后设阳平郡治,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置谷阳镇,后又改置谷阳郡,隋复设谷阳县,唐高宗显庆元年县废。其遗址在今固镇县城之南,浍水之阴,城址面积约3平方公里,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阳城则在其西北十数公里之处,湖沟街东,浍河南岸,遗址面积数万平方米,南面平缓,北侧陡峭,轮廓可辨,曾出土秦代文物。由于阳城建县时间较短,故虽繁荣一时,以后便趋衰败。现当地人称其为“霸王城”,就是古之阳城,为陈胜出生之地。

至于阳城西北的浍河北岸,还有一古城遗址,现城廓无存,仅有土岗隆起。这里应是古谷阳戍所在,《水经注》云:“涣水又东经谷阳戍南,又东南经谷阳城北,右与解水会。”其方位正与此城址相符。

由此可见,在相距约20公里左右的浍河(涣水)之滨,过去曾有三座古城,从上至下依次为谷阳戍、古阳城、谷阳城,次序分明,不应混淆。而谷阳城曾为郡县治所,史书未载移治别处,与古阳城自是不得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秦末农民战争史略》

作者: 刘开扬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印刷时间: 1959-04

《史记陈涉世家》

作者: 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版社: 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版时间: 1972

《中国史稿》第一.二册

作者: 郭沫若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9

《汉书》

汉·班固 著;乙力 编译

三秦出版社

2008-01

《淮南子兵略训译注》

作者: 祝融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印刷时间: 1992-11

《两汉书订补文献汇编》商务印书馆

原著;班固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闪电 博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uerqingfen.cn/n/14705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闪电 博客的头像闪电 博客
上一篇 2023年6月20日 上午9:53
下一篇 2023年6月20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油菜花粉的功效与作用-油菜花粉的药用价值(油菜花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副作用)

    油菜为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农业经济作物,粉源广,采北方作物油菜花,品质纯正,油菜益肾、固本(将身体防卫抗病免疫能力留住)、强腰(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对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有显著疗效,服食期间加食南瓜子效果更佳。价格一般30元左右,另外加上几元邮资。现在大的药品商场也有卖啦,价格2倍数。花粉与蜂蜜混合吃更加好,不是每次吃才混合,这瓶混合也好。 油菜花粉…

    2023年6月24日
    00
  • 炒花蛤的做法「如何让花蛤没有沙子」(炒花蛤的做法简单又好吃)

    要让花蛤没有沙子,首先需要进行泡水吐沙的步骤。将买回的花蛤放入淡盐水中泡半小时到一小时,让其吐出沙子。虽然加盐水可以加快花蛤吐沙的速度,但要注意泡水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花蛤会因为水质问题而死亡。为了让炒花蛤没有腥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炒花蛤的具体步骤。经过一番翻炒,美味的炒花蛤就完成了!炒花蛤的香辣味道会让你胃口大开,但又不会有沙粒的影响,丝毫不影响口感。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轻松制作出美味的炒花蛤,并保证花蛤没有沙子。希望以上的做法能帮助到您,让您在家也能尽情享受炒花蛤带来的美食盛宴。

    2023年9月3日
    00
  • 各得其所是什么意思 用各得其所造句(各得其所是什么意思 用各得其所造句子)

    子产听完了之后,非但没有生气,还非常高兴地跟他手下的官员说:“你看鱼这么欢快地游走了,说明它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它得到了应该属于它的安排。”用各得其所造句1、家里一到晚上就各做各的事,大家各得其所,互相不打扰别人。

    2023年7月16日
    00
  • 寄拍是什么意思(寄拍是什么意思赚钱吗)

    寄拍行业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行业,它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商品交易和服务。寄拍行业的特点和服务内容如下:特点:专业化:寄拍行业具有高度的专业化,包括商品拍照、图片处理、商品描述、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2023年7月24日
    00
  • 龙的美好寓意成语(关于龙的霸气诗句)

    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龙开头的成语有:龙姿凤采:形容姿态风采非凡。龙的成语和解释2 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带龙字的四字吉祥成语。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朋友会打洞。比喻珍美之菜肴。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喻各种好坏不同的人,混杂居处在一起。

    2023年8月5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科技,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