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降曹,虽受赏识和厚遇,但仍忘桃园兄弟结义主臣之。在杀颜良、文丑立下战功报答立下战功报答曹操之后,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单骑匹马,保护二夫人,辗转千里北上寻找刘备,一路上过东岭斩孔秀,过洛阳斩孟阳、韩福,过沂水关斩卞喜,过荥阳斩王植,过滑州黄河渡口斩秦琪,历尽艰辛,终于在古城先后与张飞、刘备相聚。这是(三国演义)描写的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这段故事,(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也有描写,但情节略有不同,都只有千里走单骑,没有过五关斩六将。(平话)写关羽走后,曹操用张辽的计策,先在霸陵桥埋伏军队,再假装送行敬酒,赠送锦袍,想趁关羽下马受礼时一举抓获,不料关羽并不下,使曹操之计落空。关羽到冀州见袁绍,不料刘备已和赵云投荆州去了。于是关羽又往南经太行山,过千山万水,终于找到刘备、张飞。元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情节与(平话)相似,只是曹操与张辽定了三条计:假装送行,骗关羽下马,让许褚抱住,众将擒之;不成。则敬上一杯酒,酒里下毒药;再不成,则假借送锦袍骗关羽下马。但关羽不下马,递酒不喝,用刀挑袍,三条计都落空。杂剧没有关羽到翼州又经太行山往荆州的情节,而是直接到古城与刘、张相聚。
小说描写的关羽一生中,这是很值得炫耀的一段经历。历史上,关羽挂印封金,亡归先主,实有其事,但是否如小说描写的那样过五关斩六将,由许都北上经洛阳、荥阳而过黄河,又折向汝南,辗转千里?这一经历的具体情形如何?却是个迷。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一般根据这个记载,认为当时关羽是直接从许都往汝南投奔刘备,路途并不远,更无须经过洛阳、荥阳北渡黄河;历史上也没有被关羽斩掉的六位守将。因此,(演义)写这些情节纯属虚构。
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资治通鉴)都记载,关羽斩颜良之后,袁绍遣刘备、文丑攻曹操,被曹操击破,杀了文丑。尔后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关羽逃归刘备。刘时的刘备当随袁绍在阳武,关羽当是在曹操击败刘备、文丑一战中知道刘备下落的,既如此,他自许都出发投奔刘备,就应该是背上,而不是南下。
二、(资治通鉴)记袁绍遣刘备将兵往汝南助刘辟一事在7月,而关羽亡归刘备一事系在此前的4月,既如此,关羽也不可能预知3个月后刘备的行踪而预先直接去汝南找他。
三、刘备这一时间奔走不定,先与文一起在官渡击曹操,随又往汝南助刘辟攻许,曹仁败刘备汝南后,刘备又往袁绍处,旋又复至汝南,与袭都合兵,击杀了曹操部将蔡阳。这样,关羽奔刘备,也很可能先辗转北上,扑空后又折而南下,如此往复,千里之远是不为夸张的。
四、史书自记关羽在文丑被杀后奔刘备,直到一年后刘备依刘表,才出关羽的事迹,那么,这么长时间关羽为什么没有露面?如果径往汝南很快找到了刘备,为什么几次重要战斗都不见他一显身手?这种情况,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关羽一直在四处奔走寻找行踪不定的刘备。这样辗转往返,又都在曹操的地方,虽然曹操放行,但其部下加以阻挡,被关羽斩掉是可能的,虽然现在(演义)写的被斩的六将都不见史载。
不过,这两种看法,推测的因素都比较多。不论肯定还是否定关羽有过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段经历,都需要寻找更确凿的证据,在找到证据之前,这段经历只能是个迷。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闪电 博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oyuerqingfen.cn/n/2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