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运动可减肥,但是有很多人并不真正的理解,为什么运动能减肥,运动不仅仅能消耗热量,同时能也能调节神经及内分泌。
为什么运动可减肥?
1、运动能加快糖分以及脂肪的消耗
身体离不开脂肪,可提供热量。脂肪会分解成甘油三酯以及游离脂肪酸,直接进入到血液里面,在脂肪细胞里面存留。摄入的脂肪量和脂肪组织数目呈现正比。吃糖过多的话也会增加脂肪的含量。当人们增加运动量时会快速的消耗葡萄糖以及游离的脂肪酸,把这些物质转化成能量供给肌肉组织,防止脂肪细胞的储存或者消耗一部分脂肪细胞。
2、运动能调节内分泌以及神经
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稳定了人们的体重,这两种系统能保持分解以及合成处于平衡状态。几乎所有的肥胖人群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或者代谢发生了紊乱,当合成超过代谢时会让大量的脂肪以及糖分以脂肪细胞的方式储存起来。保持适度的运动能改善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提高了基础代谢率,刺激了脂肪代谢,防止了脂肪堆积。
3、运动可帮助减脂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都会消耗体内的能量,减少了能量储存。通过高强度的运动可以消耗肌糖原,脂肪和糖分在身体里面会相互的转变。糖原减少的时候脂肪会直接转化成糖原,也有可能减少糖类物质而转化成脂肪,最终减少了脂肪量。
为什么坚持运动却不能减肥成功?
1、运动项目太单一或者时间不够
运动减肥期间要不停的更换运动的项目比如快步走慢跑游泳跳绳打球等替换着来。另外有氧运动,只有坚持30分钟以上才能真正的燃烧脂肪,若想要达到减肥功效,运动应该超过40分钟。
2、运动没有针对性或者没控制好饮食
运动减肥的同时也要针对于肥胖部位进行运动,比如腹部肥胖的人群可以做卷腹运动或者仰卧起坐,腿肥胖的人群可以坐蹬腿或者游泳运动。另外如果运动过程中没有调整好饮食,总是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直接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而导致减肥失败。
温馨提示
总而言之有氧运动的减肥效果是比较好的,人们的运动量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多而且能快速的减掉体内的脂肪。
一个公式,算出你是否需要减肥
你真的需要减肥吗?医学上评价是否肥胖,最常用的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如下:
体重指数BMI = 体重(kg) ÷ 身高的平方(㎡)
对亚洲人来说,<18.5为偏瘦,18.5~23.9为正常,≥24为超重,24~26.9为偏胖。
如果你的身体质量指数处于超重水平,就需要改变饮食习惯;
如果处于肥胖水平,而且又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疾病,那么减肥就是疾病治疗的重要一部分。
一张“热量消耗表”,对照练起来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运动消耗人体内多少热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 性别
同样的运动,男性消耗的热量比女性多,因为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先女性高得多。
● 体重
同样的运动,体重重的人消耗的热量比体重轻的多。
● 运动项目
不同的运动及强度,运动量各不相同,消耗的热量也有很大差异。
30分钟各项运动消耗热量表 |
|||
运动项目 |
运动强度 |
66公斤男性 消耗热量 (千卡) |
56公斤女性 消耗热量 (千卡) |
步行 |
慢速 |
82.5 |
69.9 |
中速 |
115.5 |
98.1 |
|
快速 |
132 |
111.9 |
|
跑步 |
走跑结合 |
198 |
168 |
慢跑 |
231 |
195.9 |
|
快跑 |
264 |
224.1 |
|
自行车 |
12~16km/h |
132 |
111.9 |
篮球 |
一般 |
198 |
168 |
比赛 |
231 |
195.9 |
|
羽毛球 |
一般 |
148.5 |
126 |
比赛 |
231 |
195.9 |
|
足球 |
一般 |
231 |
195.9 |
比赛 |
330 |
279.9 |
|
跳绳 |
慢速 |
264 |
224.1 |
中速 |
330 |
279.9 |
|
游泳 |
自由泳,仰泳 |
264 |
224.1 |
蛙泳 |
330 |
279.9 |
|
蝶泳 |
363 |
308.1 |
|
俯卧撑 |
中 |
148.5 |
126 |
瑜伽 |
中 |
132 |
111.9 |
该表格数据来源于《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16)》
同样的项目,早上进行更有利于
减肥
就算是同一个项目,锻炼的时间不同,减肥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那么,什么时候运动收效最好呢?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表观遗传学和代谢中心主任Paolo Sassone-Corsi教授团队,近日在著名期刊《细胞·代谢》上发布重要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早上运动显著增强了糖酵解,以及脂质和氨基酸的代谢。有趣的是,糖酵解仅在早上运动锻炼中被激活。
这项研究说明,早上运动能放大运动带来的好处,例如全身能量平衡的调节。
基于这个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认为,对于想减肥的人士来说,早上运动或许效果更好!
运动减肥,还要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 饿着运动减肥更快
研究表明,「空腹运动」并不能更好地减脂。
当我们饿着/空腹运动时,身体没有外源性食物/物质进入,就会开始分解自身的组织来进行能量补充。
也就是说,空腹运动后体重的减轻,除了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肌肉的减少。
另外,饥肠辘辘的时候,体内的血糖本来就低,再运动会让血糖含量更低。
不仅容易疲劳,还可能会引发低血糖,出现头昏眼花,甚至昏厥等,也会加重心血管负担,非常影响运动体验和锻炼效果。
误区二 运动量越大越好
运动量大时,心脏输出血量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使机体处于无氧代谢状态。
无氧代谢运动,不是动用脂肪作为主要能量释放,而主要靠分解人体内储存的糖元作为能量释放。
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后,血糖水平降低、引起饥饿,这时人们会食欲大振,反而更可能摄入食物,对减肥不利。
误区三 流汗越多瘦得越快
70%的人群认为只要是流汗越多,减肥的速度越快,所以为了能够流更多的汗穿厚裤子厚衣服去运动。
殊不知这样只是减掉身体上的水分而不是脂肪,运动完后喝水的话就会让体重立刻反弹回来。
不能以流汗的多少来判断减肥速度的快慢,另外长时间穿不透气紧身的衣服运动,短时间内升高体温,还有造成休克的隐患。
误区四 只要运动了就能降体重
运动量的大小和体重的降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运动能够减肥,是建立在运动消耗的热量高于摄入的热量的情况下,如果只是运动,却不控制饮食,即使辛苦运动,体重也不会降低。
此外,运动会增加身体肌肉含量,肌肉比脂肪要重得多,对于体重基数不高的人来说,很可能会出现体重不下降,但身体线条比以前好的情况。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闪电 博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oyuerqingfen.cn/n/2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