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伯巨给朱元璋上疏,他说中了历史的进程,但是他下场很惨

洪武九年,星象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在古代,被认为可能是上天的不满,有可能会有凶事发生。

于是朱元璋下诏令,希望有人可以进谏,真得有人上疏,但是他的下场很惨。

叶伯巨,不知此人生于何年,只知道他的话,就像预言一样,说中了历史的进程。有时候翻阅历史,看到一些人,总是为他们的敏锐的判断而赞叹。

叶伯巨上疏的重点总结下来,当时的朝廷,有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分封太侈,二是用刑太繁,三是求治太速。

其实这奏疏,如果只有后两件事,可能朱元璋不会那么生气,真正让朱元璋生气的,第一件事,对于分封制的看法。

叶伯巨认为朱元璋推行的分封制,让诸王各自有了封地,而且有的藩王的势力庞大,在一些藩王的城市防御上,以及王府的建设上,不亚于天子之都,并且守卫人数也很多。

叶伯巨担心多年以后,会造成尾大不掉。如果到时候再夺去他们的封地和权力,这些藩王必定会生怨恨。

朱元璋看了这奏疏后,火冒三丈。

朱元璋认为这奏疏是离间他和孩子们的感情,要求赶紧逮捕叶伯巨,并且朱元璋要亲自射死他。

叶伯巨给朱元璋上疏,他说中了历史的进程,但是他下场很惨

其实早在叶伯巨上疏之前,就和他的朋友说过:“现在的天下,有三个隐患,有两个隐患容易发现但危害来得比较慢,还有一个隐患,比较难于发现,危害来得却快!”那个隐患难于发现,但是危害来得快的,就是指的分封制。

叶伯巨的下场也确实挺惨,下刑部狱,死在狱中。

其实朱元璋那么多从臣子,难道真得就没有人发现诸王分封的隐患?那也太小看朱元璋身边的那群聪明人,毕竟西汉的“七国之乱“早已发生,这些聪明人,怎么会不懂呢?

但是敢有勇气指出来这点,太难了,毕竟这事涉及皇家家事,万一被这些藩王报复呢?

而且上疏这事,也容易惹怒喜怒无常的朱元璋。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但是历史上总有一些人,愿意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这也是后来很多的明朝官员也在做的一件事情,他们认为皇帝做得不对,他们就要指出来,指出来的方式有时候虽然显得迂腐,但是这些文弱书生的手里,有且只有的,也只有那一支笔。

叶伯巨为什么会下场这么惨?

叶伯巨的这奏疏,踩在了朱元璋的痛点上。

一是朱元璋对于亲情特别看重,这也是他哪怕写了《御制纪非录》,把皇子干的坏事记下来,但是也不会对皇子痛下狠手的原因,年轻时候失去父母,让朱元璋多年后的心里回想起来,仍然很痛苦。

看他写的《御制皇陵碑》,从文字里就能感受到朱元璋对于失去父母亲人的悲伤。

他之所以分封自己的儿子们,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他自己的心理上的补偿,他辛辛苦苦创业,打下的这个基业,就是要维持家族统治。

他甚至都定好了后代应该用哪些字辈,让他们领薪水,可惜他想不到的是,他安排得这么明白,历史是不会让他如愿以偿的。

二是,朱元璋分封也是为了维护家族统治,在他的眼里,他的儿子们比武将更值得信任。但是他也担心在外的藩王和皇储相处不融洽,花了巨大的心思用来对于他们德行的培养。

从朱元璋对皇子的分封地来看,太过富饶的,他也不会分封,就像他比较宠爱的周王朱橚,刚开始有人提议让周王去杭州,朱元璋的顾虑就是杭州是天下富庶之地,不能去,后来让周王朱橚去了开封。开封这地,不容易守,但是容易攻。

朱元璋把藩王分封到各地,是拱卫京师,可惜他想得比较好,实际上这个尺度,是他难以把握的。

还有一点,叶伯巨上疏的时候,那时候藩王还没成气候,所以叶伯巨的上疏,实属十死无生。

叶伯巨死了之后,臣子们知道了分封这事是朱元璋的痛点,不能提,于是聪明地不提了。

于是洪武年间的后期,诸王就藩后,他们会参与战争,就像朱棣会参与北征,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藩王,是更有野心,于是就形成了太子弱势,藩王强势的情况。

而且长幼之序未明,诸王对于太子,并不是那么尊重。强者之所以是强者,是因为他们的力量强大,才能得到尊重,而不是仅仅依靠着嫡长子继承制,靠着投胎就能行。

但是也有另一个人,卓敬,在叶伯巨死后,也曾经和朱元璋提过:

京师,天下视效。陛下于诸王不早辨等威,而使服饰与太子埒,嫡庶相乱,尊卑无序,何以令天下?

——《明史·卓敬传》

朱元璋的回答是:“你说得极是,我未曾考虑到这点。”

后来对卓敬越发器重。

在建文初期,卓敬还和建文帝提议,说燕王朱棣有雄才大略,应该让朱棣的封地迁移到南昌,这样便于控制。

但是建文帝没有采用卓敬的建议。

后来朱棣当上皇帝,朱棣因为这事责怪卓敬,朱棣刚开始还不想对卓敬下手,奈何姚广孝和卓敬有隙,姚广孝和朱棣说了一句关键话,“如果卓敬的建议被采纳,哪有陛下的今天?”

最终卓敬被斩,而且被诛杀三族。

叶伯巨给朱元璋上疏,他说中了历史的进程,但是他下场很惨

朱元璋留下的摊子给朱允炆,让朱允炆也很难办。面对削藩这个难题,朱允炆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建文帝选择了削周王、岷王,齐王、湘王、代王。

结果是周王被发配到云南,岷王被流放漳州,齐王被囚禁在京师,代王被软禁在大同,湘王自杀而死。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燕王朱棣靖难起兵,后来登上皇位。

那么朱棣登上皇位后,同样也要面临削藩这件事情,他是怎么处理的?

叶伯巨给朱元璋上疏,他说中了历史的进程,但是他下场很惨

他采取的策略很特别。

第一步,他并没有接着下手,反而把周王、齐王、代王、岷王恢复爵位,尤其是周王,因为是他的亲生弟弟,除了恢复爵位,还加岁禄5000石,还有一个被增加岁禄的亲王,谷王朱橞。因为谷王在朱棣攻打南京的时候,开金川门迎降。

朱棣这么做很简单,先获得这些藩王的支持,看看能不能通过这样的策略,不费兵力就可以削藩。

朱棣削藩面临的局势,和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因为建文帝的大刀阔斧地削藩,藩王林立的局面,在朱棣时期已经不存在,而且因为朱棣是以靖难之役夺得皇位,这种武力压迫,让其他藩王也不太敢轻举妄动。

朱棣和朱元璋有一个和不同,朱棣是信任功臣,让功臣守边,但是他派遣宦官监军。

朱棣对藩王的政策是把好处给你们了,如果你仍然不老实,那朱棣就下手了。

朱棣下手的第一个藩王是齐王,因为他恢复爵位后更加放肆。朱棣下手的第二个藩王是谷王朱橞,史书上给的理由是朱橞图谋不轨。

表面上就削了这齐王和谷王两个藩王,朱棣后来削去了代王的三护卫和家属,以及岷王的护卫,并且罢其官属。

对于不危及皇权的藩王,就算劣迹斑斑,朱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分的时候就召来训诫一番。

这么看,朱棣真得是一个精明的人,他有武力,又有智谋。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真得值得细细品味。

史料参考:《明史》《明成祖大传》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闪电 博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oyuerqingfen.cn/n/25982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下午8:53
下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下午8:57

相关推荐

  • 形容友谊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形容友谊的金句)

    —— 林肯 友谊是心灵的结合。—— 伏尔泰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 西塞罗 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培根 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5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象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巴金 友情能打开人们的心扉,让双方的心儿靠近。友谊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有以下这些: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友谊的名人名言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2023年8月7日
    00
  • 2023年端午节下雨好不好(2023流年官印好不好)

    2023年端午节会下雨吗是大家时下比较关注的,毕竟端午因为有三天的假期,很多人都制定了出游计划,但由于此时已经进入盛夏,所以端午期间的天气成了大家时下最为好奇的一点,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端午节过后天气有什么变化。 2023年端午节会下雨吗 看地方。 2023年端午节会下雨吗是很多友友再问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合理对2023年的端午节天气作出推测。据分析…

    2023年5月16日
    00
  • 环保主题下的优美句子和段落(让我们一起呵护地球家园)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无论是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还是垃圾分类我们都可以通过小小的努力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无论是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还是垃圾分类,我们都可以通过小小的努力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干净

    2023年8月9日
    00
  • 卫生间漏水到楼下怎么查找漏水点(卫生间漏水到楼下怎么查找漏水点视频)

    卫生间漏水到楼下需要去分析漏水点在哪里,只有找到漏水点了才能够开始施工,不然后期做防水也是白搭。那么,卫生间防水漏水不砸砖怎么处理?让我们来看看趣丁网带来的详细介绍吧! 卫生间漏水到楼下怎么查找漏水点 如果卫生间漏水到楼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查找漏水点: 1.首先排除上层邻居是否存在漏水情况,如果是上层邻居漏水,需要联系物业或业主委员会解决。 2.检查卫生间…

    2023年5月11日
    00
  • 笑死人名言(2020笑死人不偿命的一句话)

    搞笑诗句改编如下:两只黄鹂谈恋爱,一只乌鸦来捣乱。黄鹂鸟变成奥特曼,打得乌鸦稀巴烂。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走进烧鸭店。李白乘舟没带钱,船夫一脚踢下船。宽衣解带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古诗改编的顺口溜搞笑诗句大全笑死人 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床上狗男女,其中必有你。窗前明月光,李白喝鸡汤,喝了一大缸,尿了了一裤裆。1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早发白帝城》朝辞宿舍心喜欢,网友见面倏忽还。高一考语文,问:东风不与周郎便,下句是什么?全班80%的答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经典的语笑嫣然的名言名句

    2023年8月6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科技,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