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阴嫚:秦始皇最宠爱的女儿,最后怎么死的?

嬴阴嫚(嬴阴曼为误写),秦始皇嬴政之女,又称为嬴阳滋。生卒年、生母不详。据史料记载约卒于秦二世元年春,嬴阴嫚生前花团锦簇、享尽荣华,但却被胡亥(秦二世)以肢解诛杀。后考古发现上焦村墓葬中一座墓的墓主人叫“阳滋”(又作阴嫚),据考很可能是秦始皇被杀的女儿。

秦始皇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

嬴阴嫚:秦始皇最宠爱的女儿,最后怎么死的?
  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诏赐死,胡亥复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杀戮他们。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戮死于杜,将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族,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则,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戮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位,残酷地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长姐妹。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天下途中病死于河北沙丘,内宦赵高胁迫重臣李斯纂改诏书,赐死远在北境抵御匈奴的皇长子扶苏和名将蒙恬,将昏庸无能的幼子胡亥扶上帝位。赵高等虽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计划,但也深知沙丘的阴谋是不能瞒天过海的,远在京城的诸位公子及大臣们尽皆疑惑。为铲除异己、把持朝政,于是他向秦二世建议,要“灭大臣而远骨肉”,这种残酷的杀戮行动从秦二世登基的当年就开始了。

嬴阴嫚:秦始皇最宠爱的女儿,最后怎么死的?
  秦二世元年春,国家重臣蒙毅等无辜被诛,一时间,腥风血雨遍及朝廷内外。皇室内部,有12位公子被百般凌辱后腰斩于咸阳街市,10位公主被活活地肢解;他们的财物被尽数没官,受株连而治罪者不可胜数。

1976午10月,在秦陵东侧上焦村附近发现了一组陪葬墓群,共17座,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其中8座,8座墓中各有一棺一停;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一座墓中,棺内只有一把青铜剑,未有人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棺中尸骨非常零乱,有的躯体与四肢相分离,有的头骨与躯干相分离,有的头骨上有箭头,这些现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但同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墓中的随葬品非常丰富,计有金、银、铜、铁、陶、玉、蚌、贝、骨、漆器及丝绸残片二百余件,这种规格说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残酷杀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园附近,说明他们必然与陵园陪葬有关。这使人联想到被残酷杀害的秦始皇子女。

在发掘过程中,人们在墓坑里还发现了挖墓人烤火的遗迹。这说明当时天气很冷,这与胡亥诛杀诸公子的时令相吻合。因此,专家分析,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女,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两枚私印,一枚“荣禄”,出土于男性墓中,一枚印文为“阳滋”,出土于女姓墓中。如果惟断正确,则“荣禄”是秦始皇儿子的名字,“阳滋”是秦始皇女儿的名字。随着挖掘深人,人们将取得更多的证据,到时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谜有可能被彻底解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闪电 博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oyuerqingfen.cn/n/23234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闪电 博客闪电 博客
上一篇 2023年7月5日 上午12:08
下一篇 2023年7月5日 下午1:21

相关推荐

  • 深圳地铁图20条地铁路线-深圳地铁图高清全图2023

    深圳在建地铁线路 大家看过了吗? 目前深圳市在建地铁线路共有12条 今天,给大家介绍轨道交通大家族里 四期调整工程的6条线路 7号线二期 7号线二期由7号线一期工程终点西丽湖站引出,终至学府医院站,线路全长约 2.28 km,设站 2 座,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示意图 (站名以实际运营为准) 线路建成后,将满足大学城及塘朗片区轨道出行需求…

    2023年5月5日 生活常识
    00
  • 三支一扶是去镇里还是去村里(三支一扶村里分高还是市里分高)

    三支一扶是去镇里还是去村里是很多友友在问的,毕竟当下因为各处的就业环境都不是很好,所以越来越多的友友想着回家报考三支一扶,但由于三支一扶考上后工作地点随机分配,就和大家一起看看三支一扶只能永远待在乡镇吗。 三支一扶是去镇里还是去村里 一般是在偏远乡镇或村里上班,具体的要看你分配的位置。三支一扶包含支农、支医、支教、扶贫,基本上都是在欠发达地区就业,帮助欠发达…

    2023年5月11日
    00
  • 三十六计有哪些(三十六计有哪些按顺序)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

    2023年7月16日 生活常识
    00
  • 十大提高免疫力食物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本文将介绍十大提高免疫力食物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其机制,为人们科学饮食提供指导。研究表明,菌菇中的β-葡聚糖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免疫力。

    2023年7月31日
    00
  • 状元、榜眼、探花、秀才、进士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状元,榜眼,探花,秀才,进士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古代科举考试中,一般把殿试的前三名叫做状元、榜眼、探花,而且这些称谓一直用到今天。还有举人、秀才、进士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状元、榜眼、探花并不是一有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出现了,把第一名叫做状元开始于唐朝,第二名叫做榜眼是北宋的事儿,第三名叫探花则出现在南宋。状元中的“状”指的是一种正式文案的格式,比如投名状。第二名、第三名的位置,就像是整张黄榜的眼睛一样,所以二、三名都被称为是榜眼。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是明清进士,其中一甲只有三人,状元、榜眼、探花,即三鼎甲。当时各地举荐的优秀人才被称为“秀才”,隋唐开科举之后,秀才成为其中一科,即秀才科。

    2023年7月16日 生活常识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科技,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