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1905年,随着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画上了句号。但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依然存在,那么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科举时代,状元和二三名却有着本质区别。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首先,状元是由殿试产生,而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等级的考试,所有考生都将在这场考试中排定名次。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只有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则有若干人,分别赐以这些人为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可以说,从发榜这一天开始,这些进士们的身份就已经有了高低之分。比如说, 一甲三名可以直接授官,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状元可以获得皇帝恩赐的六品朝服等,而二、三甲只能被赐予牌坊银与彩花。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二、仕途方面不一样

状元不需要参加朝考,可以直接被授予翰林院官职,据统计,整个清朝一共开了112科,出了114名状元,其中官至宰辅的有14人,官至部、院大臣的有24人,官至总督、巡抚、布政使的有6人,而这些官职中一二品,共有44人,占了状元总数的近39%。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状元在官场的地位还是十分显赫的,相比于二三甲进士,状元更容易得到提拔,普通进士要想位极人臣,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除了状元,大部分进士都会被外放到各省任职,一旦外放到地方,基本也就定型了,当然很少有人能够从正七品的知县一直升到知州、知府、道员的。

说起科举考试,很多人都知道“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影视剧也都把殿试前三名一律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至少在宋朝,状元、榜眼、探花并不一定是殿试前三名的称呼,直到南宋才相对比较固定,这其中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状元

北宋时期,殿试第一名就被称为“状元”。《宋会要辑稿》记载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三月,礼部上奏:“新及第举人,自今欲令状元用一节呵道,余止双控马首,遇常参官敛马侧立。”

这里讲的是状元及第后出行享受的待遇,“状元”指的就是殿试第一名。

宋朝时,对殿试第一名还有“榜首”、“状头”等称呼。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上御集英殿唱名,诏嘉王楷有司考在第一,不欲令魁多士,以第二人王昂为榜首”;

《石林燕语》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遂得吕文穆公(吕蒙正)为状头,李参政(李至)至第二人。”

由此可见,“榜首”、“状头”,与“状元”同义,指的都是当年及第进士的第一人,因为“元”、“头”、“首”在古代都是第一、最大的意思,故有此称。

但宋朝也有将殿试前三名都称为状元的习惯,如《钱塘遗事》记载“状元一出,都人争看如麻。第二、第三名亦呼状元,谓之‘三状元’。”可见,当时殿试前三名都可称状元,并不专指殿试第一名。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榜眼

北宋初年,榜眼不指殿试第二名,反而是殿试第三名的称呼,《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若拙(人名)虽以第三人及第,然素无文。旧语第三人及第号‘榜眼’,因目若拙为‘瞎榜’。”足以说明,北宋时期榜眼是对殿试第三名的称呼。

到南宋时期,榜眼的内涵发生变化,成了殿试第二名的称呼。如《宋季三朝政要》记载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上亲试举人。……时已取周坦为状元,群臣贺曰:‘喜陛下今日得周、邵’于是泽(邵泽)为榜眼。”可见最迟到南宋理宗时,状元、榜眼已固定为殿试第一名、第二名的专属称呼。

探花

探花的最初意思,跟后来相差更远。

北宋殿试结束后,朝廷会主办期集活动,以示庆祝,参加期集的都是当科及第进士,期集期间有“探花”活动,选择当科之中年龄最小的两名进士在琼林苑中摘取鲜花,此二人便被称为“探花郎”。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王明清《挥麈前录》记载:

“李昌武宗锷之子昭遘,十八岁锁厅及第,昭遘子杲卿、杲卿子士廉,皆不逾是岁登甲科,凡三世俱曾为探花郎,亦衣冠之盛事也。”

此记载是说李宗锷的儿子、孙子、重孙三代都是不到十八岁即进士及第,并且都是同榜最年轻的进士,因此充当期集时的探花郎。可见,至少在北宋时期,探花指的是当年最年轻的进士。

到南宋时期,探花的内涵发生变化。成书于南宋的《朝野类要》记载:

“选年最少者二人,于闻喜宴日,先到琼林苑,折花迎状元吟诗。此唐制,久废。今人或谓第三名为探花者,非是。”

这条记载不仅说明探花最初是指进士榜中最年轻者,还指出南宋时探花已经演变成殿试第三名的称呼,这在当时就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但后来以讹传讹,探花便变成了对殿试第三名的固定称呼。

另一部成书于南宋的《梦梁录》更直接记载当时称:“第一名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

 综上所述,最迟到南宋末年,人们已将殿试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这一称呼被明清两代沿袭,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所谓“高考状元”是也。


参考资料:《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季三朝政要》、《钱塘遗事》、《朝野类要》、《挥麈前录》、《梦梁录》等。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闪电 博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oyuerqingfen.cn/n/22487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闪电 博客闪电 博客
上一篇 2023年7月3日 下午8:37
下一篇 2023年7月3日 下午8:49

相关推荐

  • 华为P60怎么分屏(华为p60什么样子)

    华为手机有很多种分屏方式,小编汇总了一下,共计有7种分屏方式。那么华为P60怎么分屏呢?指关节启动分屏:打开支持分屏的应用后,使用单指关节用力触碰屏幕并稍作停留,然后拖动指关节划过屏幕,启动分屏。竖屏状态下,用指关节横向划过屏幕;横屏状态下,纵向划过屏幕。为避免误触,请勿从屏幕底部边缘上滑。侧边应用栏分屏:打开某个支持分屏的应用后,在手机屏幕左侧或右侧,从外向内滑动屏幕并停顿,调出智慧分屏应用栏。长按并拖拽应用栏中的应用图标至屏幕,开启分屏。

    2023年7月16日 生活常识
    00
  • AI怎样画画上色(ai怎样给图片上色)

    触站AI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上色能力。- 预览效果最佳的画面大小为 1000*10002.进入上色模式上传或绘制完画作后,点击“上色”按钮,便可进入上色模式。

    2023年7月24日
    00
  •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

    宋太祖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毙,次日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主持大事,于十月二十一即皇帝位。虽然此时赵德昭已经成年,但空有太祖之子的身份,没有继位的资格。 《宋史》记载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来自于金匮之盟,这是杜太后临终前与赵匡胤和赵光义哥俩商量…

    2023年7月2日 生活常识
    00
  • “费米问题”究竟是什么?费米悖论如何产生的

    对于“费米问题”,它是在科学研究中用来做量纲分析、估算,以及清晰地验证一个假设的估算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命名,是来自于美国科学家恩利克·费米。此外,对于这类问题通常包括了关于给定限定信息的有可能计算的数量的猜想的验证。首先对于这一问题背后的主要人物费米来说,他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学家。不仅是意大利罗马大学理论的物理学教授,还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甚至在他的影响下…

    2023年6月22日
    00
  • 名人名言(感悟思想品德的智慧箴言)(大学生关于思想品德的名人名言)

    自律与追求卓越名人们强调了自律和不断追求卓越的重要性比如杰弗逊说过价值连城的东西都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自律和追求卓越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许多名人都强调了这一点。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说过:“价值连城的东西都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这句话

    2023年8月9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科技,生活经验